GYTA53-48B1
2025年8月1日,安徽飞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对GYTA53-48B1型光缆开展月度专项抽查,重点检测光纤带几何尺寸参数。经质检部门严格测试,该批次产品所有指标均符合YD/T 979-2024《光纤带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》标准要求。此次质检结果验证了生产环节的稳定性,也为后续产品交付提供了质量背书。
一、检测标准与技术要点
GYTA53-48B1光缆的光纤带几何尺寸检测依据以下标准执行:
YD/T 979-2024:规定光纤带宽度公差±0.3mm、厚度公差±0.15mm,且需通过5%抽样检测;
IEC 60793-1-20:2014:要求光纤直径偏差≤±1μm,模场直径一致性误差≤5%;
企业内控标准:增加光纤带边缘整齐度检测(锯齿状缺口深度≤50μm)。
检测采用千分表法与光学显微镜辅助观测结合的方式,对单盘光缆的20个截面进行数据采集。
二、生产流程质量管控
1. 原材料预处理
光纤预制棒筛选:剔除羟基含量>50ppm的原料,确保折射率偏差≤±0.0005;
护套材料校准:聚乙烯(PE)颗粒经熔体流动速率测试(MFR 0.2-0.5g/10min),保证挤塑均匀性。
2. 关键工序监控
光纤带成型:采用双罗拉牵引技术,控制张力波动≤±0.5N,避免层绞松散;
铠装层包覆:钢带纵包角度精确至85°±2°,防止应力集中导致护套开裂。
3. 成品出厂检验
抽样比例:按GB/T 2828.1标准执行AQL 0.65级抽样,单盘检测项目包括:
光纤带宽度(实测值4.82-4.88mm,符合4.8±0.3mm标准)
光纤直径(平均125.1μm,公差±1μm)
护套厚度(好小1.2mm)

三、跨部门协作机制
本次质检涉及研发、生产、质检三部门协同:
研发部:提供光纤带结构参数(如FRP加强芯抗拉强度≥1800MPa)及测试阈值设定依据;
生产部:执行《GYTA53-48B1工艺控制卡》,重点管控成缆工序的余长率(5%-7%);
质检部:采用双盲测试法,由两组人员独立完成数据采集与分析,确保结果客观性。
四、质量改进与长期规划
数据追溯系统:建立每盘光缆的“数字档案”,记录拉丝炉号、成缆批次等信息;
设备升级计划:2025年Q3引入AI视觉检测系统,实现光纤带边缘缺陷自动识别;
工艺优化方向:针对高温高湿环境,研究护套材料抗水解性能提升方案(目标吸水率≤0.1%)。
结语
GYTA53-48B1光缆的达标,体现了安徽飞扬通信在光缆制造领域的工艺沉淀与流程管理能力。公司将继续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,为通信网络建设提供高可靠性解决方案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