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OPGW光缆:以教育赋能产业 为通信基建注入人才动能
2025年9月8日,正值第30个国际扫盲日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日子设立于1965年,旨在通过消除文盲现象、提升基础教育水平,推动全球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。安徽OPGW光缆作为电力通信基础设施的核心组件,其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同样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。值此之际,我们呼吁行业共同关注人才培养,为智能电网建设筑牢智力基石。
一、扫盲日与通信行业发展的深层关联
国际扫盲日主题始终围绕“赋能个体、改变社会”。在通信领域,这一理念体现为技术知识的普及与技能传承:
消除技术鸿沟:据工信部数据,我国通信行业技能人才缺口超50万人,基层技术人员占比不足30%;
推动数字化转型:5G+智能电网建设中,OPGW光缆需适配新型监测系统,要求工程师掌握光纤传感、边缘计算等复合技能;
促进区域均衡:中西部电力通信网络覆盖率提升,亟需本地化技术人才支撑运维网络。
二、安徽OPGW光缆产业的人才需求图谱
随着“双碳”目标推进,安徽地区OPGW光缆年需求量保持12%增速,催生三类核心人才需求:
| 岗位类型 | 核心能力要求 | 人才缺口(2025年预估) |
光缆工艺工程师 | 掌握松套管注胶、光纤着色等工艺 | 800-1000人 |
线路检测技师 | 熟练使用OTDR、红外热像仪 | 1500-2000人 |
智能运维工程师 | 精通光纤传感数据分析 | 500-800人 |

三、企业实践:构建人才培养生态体系
安徽OPGW光缆生产厂家正通过多维举措破解人才困局:
校企联合培养
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“智能光缆联合实验室”,定向培养光纤通信专业学生;
开设“订单班”,学生实习期参与OPGW成缆、护套挤出等全流程实操。
在职技能提升
建立“工匠工作室”,开展光纤熔接、光缆故障定位等专项培训(年培训量超2000人次);
开发AR辅助教学系统,模拟高原、沿海等复杂场景下的光缆施工。
行业标准共建
参与编制《电力通信光缆无损检测技术规范》,推动技能认证标准化;
建立“技能人才数据库”,实现人才能力画像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。
四、行业倡议:让技术教育扎根产业土壤
建立区域实训基地
在芜湖、淮南等电力枢纽城市设立实训中心,配备OPGW成缆机、张力放线模拟装置;
开展“技术下乡”活动,为农村电网改造人员提供免费技能培训。
推动知识共享平台
搭建行业技术论坛,定期发布《OPGW光缆施工典型案例集》;
开发在线学习平台,提供《光缆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》等系列微课程。
完善职业发展通道
设立“技术好”与“管理通道”双轨晋升机制;
对取得光纤检测师等职业资格者给予岗位津贴。
结语
在国际扫盲日之际,安徽OPGW光缆生产厂家深知:产业升级的根基在于人才。通过构建“教育-培训-实践”闭环生态,我们正为电力通信网络输送更多“懂技术、精技能、善创新”的专业人才。未来,行业需持续深化产教融合,让技术教育成为驱动智能电网发展的核心动能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
